
1、零基础小白考生需要更长时间入门:会计专业术语(如借贷记账法、会计分录)对新手较难理解,需额外时间消化。
2、考试范围广,需全面复习:初级会计考试覆盖教材几乎所有内容,任何知识点都可能考到,提前学习能避免遗漏。
3、在职考生时间有限:上班族可利用碎片时间(如通勤、午休)学习,但系统复习仍需长期规划。
4、通过率仅20%左右:竞争激烈,临时抱佛脚风险高,充分备考更稳妥。
26年初级会计难度解读
初级会计考试难度适中,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。只要认真备考,通过的可能性很大。
其考试科目仅有《初级会计实务》和《经济法基础》两门。然而,科目虽少,知识点却不少,两科合计涉及500+个知识点。
像《经济法基础》中繁多的税率、劳动合同条款需要记忆;《初级会计实务》里会计分录的编制、财务报表的编制等,都要求考生扎实掌握。
从通过率来看,近五年初级会计考试平均通过率在20%-30%。通过率不高并非考试本身难度大,而是有其他因素。
比如部分考生轻视备考,觉得考试简单就裸考,结果《经济法基础》税率记混,《初级会计实务》分录写错,最终遗憾挂科。
还有些考生偏科严重,把大量精力放在《初级会计实务》上,忽略《经济法基础》的大量记忆内容,导致一科通过、一科未过。
另外,每年约30%的报名者直接弃考,这也拉低了整体通过率。
《初级会计实务》相对难一些,三分之二的分数涉及核算,出题灵活性大,部分内容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有一定难度,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、各种成本的计算等。
《经济法基础》考点基础性强,多是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内容,像增值税、消费税、企业所得税等税收法律制度,以及劳动合同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等,但每年教材变化内容往往是考试重难点,需要考生特别关注。
结合基础班课程:跟着高顿基础班课程,逐章学习教材内容。老师会对教材进行详细讲解,帮助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。?
做章节练习题:每学完一章内容,及时完成《轻松过关》等辅导书配套的章节习题,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,检验学习效果。对于做错的题目,认真分析原因,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。?
总结归纳:在学习过程中,对重点、难点、易错点进行总结归纳,如制作笔记、编写口诀等,方便后期复习。例如,将增值税的税率、征收率等编成口诀辅助记忆。?
合理分配时间:《初级会计实务》和《经济法基础》同步推进,按照6:4或5:5的时间比例分配给两科,确保两科学习进度均衡,避免偏科。每天保证2-3小时的学习时间,周末可适当增加至4-6小时。?